欢迎来到甘特经管院,与精英同行,为梦想加速!

Wisdom to share智库研究

福建省甘特经济管理研究院

咨询电话:0592-8787510

全国客服:0592-8787510

传真:

点击报名
您当前的位置是:首页 > 智库研究 > 财经热点>正文

中国人担心房地产崩盘几乎成了一种病态

分享到

2016-08-03| 被阅读3015次数

上次听万科的股东大会,王石在会上针对姚振华的过往言行做了深刻的检讨总结,他说:管理层没法决定股东是谁……你必须要学会“与狼共舞”。

私心大赞。

话说,形势比人强。时代在变,连大大“新常态”都说了几年了。资本市场的天要变了,互联网的天要变了,房地产的天,也要变了。

毫无疑问,我们面临中国经济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房地产泡沫。说没有泡沫,那是自欺欺人,但说泡沫马上要崩盘,那又是危言耸听。

房地产也要进入新常态了。

这个新常态是:

1、房地产过去普涨的行情结束了,城市间的分化加剧。选择到哪个城市去买房子,可能直接是赚钱和亏钱的区别。所以,今年以上海南京为代表的一二线城市,房价猛烈上涨,而三四线城市依然处在去库存的水深火热之中。

2、一线城市房价处在历史最高位,买房子的风险在快速放大,对泡沫崩盘的担忧也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都强。而且,如同城市间一样,各区域间的分化也将快速拉大。同样的城市,选择哪个区域和不同类型的产品,得到的结果也将非常不同。

对第一个变化,很多人已经谈过了,也已经有了共识:力争一二,不三不四。这次主要聊聊第二个变化。 

每一年,都能看到很多媒体同行制作类似文章:如果能穿越,你愿意回到哪一年的深圳?

下面一群人回答:回到2006年,买一堆房子。

这样的回答代表了我们很美好的心愿,谁都想有一套房,谁都想更富有。 

但原谅我嘴贱,我还是要说:即便是时光倒流,那些当年没有下定决心买房子的人,还是会决定不买房子。

因为,10年前的房地产,在10年前的人们心目中,和10年后的今天,泡沫都是一样的大!买不起房,房价太高,不是今天才有,每年都是,今天觉得房价高买不起,回到当初的历史条件下,一样是觉得房价太高买不起。

网上关于“空军们”的观点已经够多的了,大家可以自行整理一下,我就捡最早的列几个。 

2001年,北大教授魏杰就说了:中国的房地产已经有了很严重的泡沫。这是我印象中,第一次有学者对中国房地产定性。

2003年,央行发布了121文件,用行动表明了中国的房地产有严重的泡沫。这是我印象中,官方第一次开始调控房地产。 

而2006年,房地产才开始真正的“虽千万人吾往矣”的大无畏上涨。

之后的空军们,很多很多了,你到网上发个帖子说现在的房价还正常,看看会被喷成什么样子。

说这些,并不是在嘲笑专家们判断错误,误导了很多人发财,相反,对于经济形势的看法,每个人都会根据自己的经验知识以及有权做出自己的独立见解。在这一点上,我从来都不反对“谢国忠”们的看空,也从不嘲笑那些看空派的错误。真正有独立思考的人,他们不会把自己的发财机会建立在盲从专家的基础上。他们会从市场的磨砺中学会独立思考,并勇于为自己的错误负责。

说这些,是为了说明:对房地产泡沫的恐惧,不是今天开始,而是持续了10几年了。今天人们对深圳房价涨到5万的泡沫担忧,和当年深圳房价还在6000的时候的泡沫担忧,没有本质的不同。

不,持续10几年还不止,接近30年了。 

这是流传非常广的、人民日报1989年对房价的忧国忧民,当时上海房价竟然胆敢涨到2000块。

中国人担心房地产崩盘几乎成了一种病态

几乎接近30年的时间长河里,中国的房地产没有哪一年、哪一天,不处在巨大的泡沫中。如果有兴趣,去图书馆翻阅一下往年的媒体报道,结果一定是:几乎每一年、每一天,媒体报道里都充斥着市民对高房价的抱怨,对买不起房的担忧,对政府调控不力的失望,对炒房客的痛恨,对开发商无良的咒骂,对房价即将暴涨的预测,对房价即将下跌甚至崩盘的恐惧……

我报道过的这样的案例,不知有多少。你看过的这样的案例,也不知有多少。

房价在2000块的时候,有巨大的泡沫,应该跌。然后涨到了6000块,泡沫更大了。然后涨到了2万块,泡沫太大了。然后,涨到了5万块,树长到天上去了,泡沫大得一嘴……房价一直在涨,我们操心泡沫操心了10几年。

几乎接近30年的时间长河里,中国人担心房地产崩盘,已经成了条件反射式的思维习惯,几乎到了一种病态的地步。日日谈、夜夜谈、月月谈、年年谈。

这说明了什么?问题出在认知上。

我们(包括监管层)渴望房地产市场是干净的、单纯的、不带一丝杂质的,像林志玲那样不食人间烟火的。定要是白酒,不能是啤酒。我们害怕泡沫、拒绝泡沫,不理解也不接受房地产有泡沫。

多少年来,我们唯一没变的是:官方和民间都表现出对市场牢牢掌控的企图心,我们不喜欢不确定。这实质上折射出的是:你我内心深处对市场的不确定性心怀巨大的恐惧。

综合那么多年的采访观察,我认为大部分人理解的房地产市场是这样的:

房价每年的涨幅不应该超过GDP或人均收入的涨幅。

房价和人均收入比较不应该超出1:6-1:8的国际合理范围。

简单说就是,房价要慢慢涨,稳定确定,不能像我们过去这么多年涨得不像话。那样人们都活得有希望有奔头,而不能像现在涨得令人绝望。

这样说对不对呢?当然再对不过了,政治正确,经济也正确。所有的行业都应该这样发展,国民财富慢慢增长,人民生活幸福美满,一切井然有序,就这样带着鲜花与掌声走向伟大复兴。

可惜不是事实,从来不是。

事实是:过去10年、20年来,中国的房地产泡沫是实实在在存在的,有的时候小有的时候大,但都有。就是因为这样,才一直会有那么多人觉得房价太高买不起。

一个想象中的干净的不染尘的房地产市场,有,在教科书里。这是很多人,包括我在内,过去很多年对泡沫认识唯一不对的地方。我们的经济学教科书,从来不教经济危机,不教泡沫,因为泡沫是资本主义社会才会出现的,而我们伟大的有特色的市场经济,是不应该也不会有泡沫的。我们的房地产,是居住品,不是金融资产,在非常长的时间里,我们根本不去讨论房地产可不可以、应不应该投资这样的问题。

这样的教科书还告诉我们:交换不创造价值。这些年来,那些恪守原则的人,却成了穷人。而那些扔掉这种投资理念的人,却富有了。

我们上几代人、这一代人,就是接受这样的经济教育,自带这样的知识结构,来理解这一场史无前例的房地产泡沫的。有商机触觉好的,把握住这样一个机会,发财致富了。但在舆论和民众的话语体系里,他们被描绘成了:贪婪的毫无道德的投机分子,青面獠牙虎视眈眈,他们是不劳而获的一味只顾鼓吹房价的可耻的食利阶层。

如果可以,我也希望房价每年都稳定确定的涨一点,我也希望每个城市都能“大庇天下寒士”。但这10几年的市场发展告诉我们:市场之所以是市场,就因为它是“测不准”的。教科书理论只给我们描绘了一个“应然”的世界,但没有告诉我们怎么应对“实然”的现实。当现实和理论脱节的时候,我们就认为市场错了,我们不能接受犯错的市场,我们要像教育犯了错误的小孩一样去纠正市场。

一个干净不染尘的房地产市场是不存在的,纵向看过去10几年的历史上不存在,横向看国外的房地产市场也不存在。泡沫本身就是房地产市场的一个组成部分,这是我们要从根本上改变的认识观。

日本的泡沫持续了50年崩盘了就不说了,美国的房地产一样一直都有泡沫,经济连年的个位数增长,但在2007年之前,纽约的房价也是双位数增长。

和我们一样同样是金砖四国的巴西,如果按我们的观念,里约的房地产市场比深圳更可怖:一边是楼价5-6万的公寓,一边却是食不果腹的贫民窟。如果要说泡沫,巴西早该崩盘了。如果对比里约的市场两极,上海深圳的楼市反而更健康。

过去10几年的市场,教会了我们一点:要学着接受“市场有泡沫”这个基本事实。

有泡沫,并不总是很可怕,反而是下意识拒绝市场有泡沫,认为市场就不应该有泡沫的思想,才最应该担忧。更应该担忧的是:认为市场有泡沫,就会下跌,然后选择坐等下跌拒绝参与。

如果说有些经济学者、很多网民,在过去犯了错误的话,我认为就是这个:将市场有泡沫和市场要崩盘划了等号。泡沫还没有崩盘,自己倒把自己吓坏了。

回到王石的反思来,与狼共舞,这是我们在面对泡沫的正常态度。既然泡沫是市场的一部分,为什么还要因为担忧泡沫破灭而不去参与?当然,是泡沫早晚都会破的,但它需要很长时间,这个过程,足够你控制好自己的风险,而不是从一开始就远离它。事实上,泡沫真的涨起来,你躲得了么?泡沫真的破灭了,你又跑得了么?既然躲不开又跑不掉,何不迎风而击?

所以,对于我们吃瓜群众来说,需要确立一个大的基本观念:房地产泡沫是一个常态,你需要做的是,控制好自己的财务风险,然后与狼共舞,既能赚泡沫的钱,也有能力抵抗泡沫破灭的损失。而不是,一味的想打消掉泡沫,让市场变成一个的完全零泡沫自以为是的健康市场。那不但是徒劳无功的,而且根本是违背事实规律的。如果经济体的运行,都能够一直是健康的、按部就班的,那还会有大萧条?哪里还会有亚洲金融风暴?哪里还会有2007年的金融危机?抬头看一看,谁逃过了周期律?谁完美的穿越了商业周期?

不需要害怕泡沫,但并不是要你当炮灰。在面对今天房价涨到历史高位的时候,显然风险比以往时期更大。这个时候买房子,需要做好风险控制。

对深圳为代表的一线天价城市来说,我并不怕房价太高泡沫立马崩溃。一线大城市的房价现在只能说是不低,但横向国际比较,还没有贵到非常离谱。所以,在未来几年时间里,我并不认为它会崩盘。

但我担心那些没有控制好风险的激进者,一味的只看到房地产的造富神话,却看不到潜藏的风险。 

一句话:买房之前,想好最坏的结果,如果市场有一天下跌了,你的承受力有多强。

萧条的市场,不投资就是最好的投资。但如果市场没有萧条,就要学会积极应对。市场不会因为你害怕就会崩盘,也不会因为你乐观而一直大涨。

附件下载:

来源: 朱罗纪

精彩推荐

甘特首页 回到顶部
点击即可免费咨询报考测评
在线报名 合作咨询 返回顶部